“一个理智的人会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,而一个不理智的人则会坚持尝试让这个世界去适应他。因此, 这个世界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于这些不理智的人。”——萧伯纳 9岁学编程 在马斯克9岁那年,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Commodore VIC-20电脑,好学的马斯克开始研究它,于是后来电子游戏就成了马斯克除了读书以外的第二大兴趣爱好。Commodore VIC-20 配有5千字节内存和一本“如何编程”指南。 此后,他学以致用地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做了一个以太空为背景,名为“宇宙爆炸” (Blaster) 的小游戏。埃隆·马斯克也很有商业头脑,他把自己研发的游戏卖给了一家在线杂志,小小年纪的他一下赚到了500美元,也就相当于今天的1200美元左右。马斯克还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理论,他将人类视作计算机,一个人的硬件就是他的身体和大脑,而软件就是人们的思考方式、价值观、习惯与个性等等。 马斯克曾把学习的过程比喻为“下载数据和计算程序到大脑”的过程,他总是认为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好比“网速太卡”的下载,速率太慢而且总会有一些无用的“插件”,因此他表示很不喜欢被动的灌输教育方式,而利用自学学到的东西倒是最受用的,直到今天,马斯克还保持着自学的习惯。 看看知乎上网友的留言:
马斯克的学习方法
埃隆·马斯克能记住他读过的书,他使用了“Richard Feynman”技术,混合了“第一原理(first principles)” 用简单的说法:不要尝试记忆,而要尝试去理解;如果你理解了,就自动记住了。听起来很简单是吧?但还有很多人做不到。他们试图把信息和事实强行塞到脑子里,特别是学生,结果就是遗忘了其中的大部分。所以马斯克是怎么做到的呢? 埃隆·马斯克在 Reddit 上说的一点建议:一定要把知识看作语义树——确保你理解了基本原理(即主干和大的分支),然后再去看树叶/细节,否则它们会无处可栖。“所以马斯克实际上做的是,看任何学科的最基本原理,而不是把它分解为小块。
方法一:看对立情况
方法二:看相同情况 例如:上面所有的A都是不一样的。但从根本上来说,它们都是一样的。所以当你记住第一个的原理,你就记住了由第一个原理衍生的所有分支。 很明显,现在可以发现记忆和学习是要同时进行的。如果你很善于学习,你也会很擅长记忆,相反亦是。同时也要问“它让我想起什么?”和“为什么它让我想起这个?” “第一原理”不只适用于物理学,如果你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法则,就可以把它用作蓝图来学习技术;对于心理学,“第一原理”则会是神经科学;对于生物学,“第一原理”则会是化学。 马斯克不断把一些想法解构成基本原理,然后用新的方式重构,再加以运用;他涉猎不同学科,广泛阅读;他如饥似渴地阅读,阅读量早已甩常人不止六十倍。 马斯克有一颗强大的内心
马斯克身着自家公司研发的宇航服 马斯克并不强大,只是他每次被打倒了都爬起来了,然后再和世界继续交手。这期间,世界让他变得更强大,他也同时改变了世界。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,他对未来的向往。他是现实世界的钢铁侠、疯狂的技术革新者、成功的商人、雄心壮志的冒险家、偏执狂梦想家……无数的标签。
图片中有一句他经典的“欠揍”名言: “我觉得平凡的人可以选择变得不平凡啊。” 神一般的埃隆·马斯克脑子里在想什么? 埃隆·马斯克,一个神一样的创业者。他创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,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动跑车;他还创立了SpaceX,是发射后能再原地返回发射架的火箭;他还要去造时速1200公里的超级高铁。 那么问题来了,马斯克的想法为什么都这么牛气?他是怎么想到这些东西的? 其实马斯克自己早已经给出了答案。 在一次访谈中,他提到了一个被称作“第一原理思维”的概念(第一性原理)。核心意思是,只要物理学上这事行得通,那这个事就可以做。 我们绝大多数人习惯用比较思维来思考问题,比如,这件事历史上没人做成过,所以肯定做不成。 而第一原理思维和比较思维截然不同,它的思维方式是,如果这件事情在物理层面上是行得通的,我为什么不能试一试? 马斯克用两个例子做了说明: 第一个例子,他拿特斯拉汽车的电池组举例。有人会说,不可能做成,电池太贵,要600美元千瓦时。那么我们从第一原理角度思考:电池组是由什么组成的?无非是碳、镍、铝和一些聚合物。那这些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呢?你会发现只要 80 美元/千瓦时。换个思维方式,600就变80了。 第二个例子,马斯克最近准备做时速1200公里的超高速火车,背后的思维很简单,他说火箭能竖着打,为什么不能横着打?想法看起来很疯狂,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对最基础问题的判断罢了。 因此,第一原理思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,在创新的路上,历史不重要,同行也不重要,自然规律最重要。 难怪曾有人采访马斯克,问他:“你相信命运和宗教吗?” 他说:“NO,我只相信物理学。”
|